Mary Pickford
她在默片時期的十餘年間,多以天真的小女孩或少女的角色見長,在電影尚未開始使用演職員表的時代,觀眾們稱呼她「小瑪麗」(Little Mary),早年的影迷則愛戴她為「美國甜心」(America's Sweetheart)。
瑪麗璧克馥 (Mary Pickford, 1892~1979)是加拿大人,生於多倫多。兒時的她曾寄人籬下,因緣際會獲得劇場經理的賞識,開始隨劇團四處表演,稍後轉往美國闖天下,一度在百老匯登台演出。瑪麗璧克馥的影壇生涯是早期電影巨匠葛里菲斯 (D. W. Griffith)所一手提攜,1909年起,她便在葛里菲斯的傳記公司 (American Mutoscope and Biograph Company)工作。當時的短片並未列明演員的姓名,據說璧克馥很快便引起觀眾的注意,戲院為了招攬票房,特別為她取了許多暱稱好讓觀眾容易辨識,慕名購票入場。在傳記公司期間,她演出各種角色,甚至學習編寫,造就了日後堅強的實力。默片巨星姬許姊妹 (Dorothy & Lillian Gish)也是在這段期間受璧克馥引薦,開啟了電影生涯。
離開傳記公司以後,瑪麗璧克馥曾短暫重回百老匯,繼而開始演出電影長片 (feature)。1913年,她加入了「名星演名劇」(日後的派拉蒙)公司,起初主演的多部喜劇便廣受歡迎,甚至有評論家指她是「美國最受愛戴的女演員」。璧克馥「演而優則編製」,1916年,她藉著簽訂新合約開始親自參與自己主演的電影的製片工作,更在1919年與葛里菲斯、卓別林 (Charlie Chaplin)與道格拉斯范朋克 (Douglas Fairbanks)合作創辦聯美 (United Artists)公司。
綜觀璧克馥在默片時期所演出的角色雖然多樣化,但最受觀眾喜愛的莫過於她所詮釋的天真女孩,例如在《可憐小富女》(The Poor Little Rich Girl, 1917)、《長腿叔叔》(Daddy-Long-Legs, 1919)中的演出。當時,一頭小女孩似的長捲髮便是她的招牌特徵。瑪麗璧克馥的崇高聲譽在進入1920年代以後仍然維繫不墜,特別的是,由於她的女孩戲路與造型實在太受歡迎,使得她只能遷就影迷的口味,在「鮑伯頭」在蔚為風潮時,她仍然在詮釋留著長髮的純真少女。
當電影技術即將由無聲過渡至有聲之際,一如許多著名的默片巨星,瑪麗璧克馥也曾無法接受在電影中添加聲音的行為,並將此形容為「替維納斯雕像塗口紅」。然而,她仍舊成功步入聲片時代,並以她的第一部有聲片奪得奧斯卡影后殊榮。在這部《弄情女子》(Coquette, 1929)當中,已36歲的璧克馥仍舊勉為其難地扮演少女,然由於遭逢母喪,只得為守靈而將長髮剪去,當觀眾看見她的短髮時,掀起的震撼甚至還上了紐約時報與其他數家報紙的頭版。此片雖然標示她成功適應聲片型態,卻未能以較世故的角色討好觀眾,此後璧克馥僅再主演三部作品,便自幕前淡出,改以製片工作為主。
「小女孩」的印象可能依舊是今日觀眾在想起瑪麗璧克馥時,最先浮現的畫面。她的生涯除了顯示出充沛的實力與強烈的事業心,然而又透露著「小女孩」的形象是如何如影隨形,乃至成為她的一抹甜美而無奈的歷史。